专家解读赵秀春解读蚌埠2022年度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4772.html

主持人:赵科长,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已经部署安排了,请您谈谈今年我市职称评审总体情况?

赵科长:好的,主持人!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按照省人社厅的部署,日前我市对今年全市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安排。年度全市职称评审工作计划从现在开始,各级评审委员会11月底前完成年度评审任务,12月底前完成报批工作,不得跨年度评审。

评审的范围是:在蚌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市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蚌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专业技术人才。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含返聘在岗)不得申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事业单位申报人员须在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申报评审。

主持人:赵科长,请您谈谈今年职称评审工作与以往有哪些不同之处?

赵科长: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重点强调了几点:

一是持续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坚持“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和“立新标”并举,探索把贡献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努力构建活力迸发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人才发展松绑减负,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发挥好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从今年起,我市开展图书资料系列中初级职称评审,由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组织实施。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中,增设技术经纪人类别,为从事科技成果转移、孵化、评价、运营、咨询、服务、研究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审。要求各评委会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结合行业实际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成长规律,赋予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和论文、项目、专利、创新成果等同样的权重。

三是推进跨区域职称互认工作。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对长三角及其他省、中央部委所属企事业单位跨区域、跨单位流动到我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在原区域、原单位取得的职称(“双定向”和非国有除外),可由用人单位依据其工作岗位和实际水平予以确认,并在单位内部自行使用。

四是抓好继续教育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须完成公需科目学习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学习不少于60学时。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的最近一个任职周期内,年度继续教育学时平均达到规定学时即可,但不得在一个年度内突击完成最近一个任职周期内所需学时。自省外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其调入后当年起按照我省继续教育政策执行。未按照要求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时的,不得申报职称。

五是健全职称评审公共服务体系。今年起,在省人社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