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赚千万却被嫌弃,中国厂二代的抉择时刻
一个月前,Ken和Leo在社交平台上正式官宣他们的社群。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足一月,已有百余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这个社群。这一百多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厂二代。
34岁的Ken生于在深圳发展的台商家庭,而30岁的leo则是潮商子女。因工作业务所需偶然相识的两个年轻人,看到身边很多厂二代都有关于“接班”的烦恼。两人一拍即合,创办厂二代公益社群——厂二代同学会。
“大家都想来找机会。”Ken介绍,在他们社群中,大湾区的厂二代偏多,他俩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举办过几期线下的企业走访活动,让更多不同行业的厂二代拜访知名企业,与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在他们发出的活动照中,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们脸上看不到普通职场社畜的疲惫与谦卑,他们自如地捧起酒杯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
与讲究“闷声发大财”的父辈相比,年轻一代更愿意向外界展示自己。他们明白今天的商业社会能够吃独食者少之又少,互利共赢才能共生共荣。
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国内外知名的巨头,在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逐渐老去的时候,很多选择下一代接班,继续“家族企业”的风格,如碧桂园、海澜之家、格兰仕、万和等,他们的二代、三代已经全面或者逐步接班;有的则选择相信职业经理人,如美的。
如今,更年轻的95后厂二代们开始登上中国民营经济的舞台,他们生活优裕,接受过优质教育,但能否顺利传承民营企业家的风骨,成为了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