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房产交易系统上线,既有二手房指导价,
NO
6月24日下午,深圳市住建局旗下房地产信息平台上线“二手房交易系统”。
不过上线几小时后,官方就下架了该系统。
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秘书长张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网签系统而已。
不过,就算是几个小时,也让外界产生了很多联想。
一个美好的愿望是:
官方出一个房产交易平台,卖房在上面挂自己的房子。买方在上面直接与卖家联系。
没有房产中介在中间“搅和”。没有中介费。提高交易效率。
像我们这种老年人,由于经历过一些历史,一眼就看出,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年上海官方做了一个二手房交易登记系统。要求所有的二手房挂牌。统一先登记在“网上房地产”然后才可以对外销售。
这种体力活,当然是由房产中介来做。
但是,房源信息这种东西,谁会主动上交?
房源信息,都是有成本的。一个真实的房东电话,至少元钱。
各大房产公司自然不会配合,谁也不会免费地把信息共享给“网上房地产”。
后来上海强行规定,任何二手房交易,必须先把房源公示在“网上房地产”上面十四天,然后才可交易。于是各大中介公司,约好了客户,签好了合同。再把房源上传公示。无非多一道手续,拉长点交易流程罢了。
由于没有市场宣传预算,市场上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系统。所以它只剩下了网签的功能。
所以世界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官方的出发点,向老百姓免费提供公开的、免费的房源信息。这当然是很好的。
假设官方有一套网上交易系统。
我们第一层想到的,是房东自己把房子,挂在这个系统上。因为要保证房源的真实性,系统会让房东提供身份证、房产证、电话。
然后,后台需要有人核验身份证、房产证的真实性。
拿苏州举例,各大民间房产交易平台,比如贝壳、我爱我家、安居客、房天下等,合计房源在15万套以上。这还不包括四个县。
一个人一天核验20套房子,15万套房子,个人需要核验75天。哦,不对,是75个工作日。折算成自然日,差不多要天。这天,个人,其他事情都做不了。
这个人的工资,谁来发?
更加可靠的方法是,就是让房东自己带着房产证身份证原件,到房管局现场核验。当然,必须是工作日。
等房东的各种真实信息,挂到系统上,麻烦才刚刚开始。
系统能够约束买家吗?
这是不可能的。
买家的需求,随时会变化的。今天想买万的房子。明天就想买万的。今天想买,明天想买浒关。他想核实房东的信息,也无可厚非。毕竟房东记错一些关于自己房子的信息,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市场上所有的潜在购房者,是不是都可以看到房东的真实电话?
就算是只能看到房东的虚拟电话号码,那是不是也有拨打权限?
房东会接到各种奇葩电话。
“你这房子,学区还在吗?哪年用过的?”
“你这房子,还有多少抵押?”
“能等周期吗?”
“产证上几个人?”
“能不能提供一份产调,证明你的房子没有抵押给小贷公司?”
“你凭啥比楼上同户型贵20万?”
对于房东来说,客户在暗,自己在明。没有办法筛选客户。他要是诚意卖房,就要面对24小时无节制的电话轰炸。
接了个电话,没有一个诚意客户。
房管局总不会给每一个房东配一个维护人吧?
当买卖双方就一套房子,谈好价格之后,还要进行漫长的交易流程。这种交易流程,双方要自己学习。
95%的人在二手房交易方面,都是新手。官方也不会耐心到给你反复讲解每一个细节。
于是一个交易流程走下来,免不了双方要踩几个坑。
交易效率不会提高,只会降低。
最后,说一下底层逻辑。
官方做一个交易系统,要花费巨额的成本。
贝壳平台号称花了十几个亿的人民币。
官方做下来,功能减减配,打个一折。几千万元、上亿元要花掉的。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钱。
还要花钱运营和维护。多了几百名拿工资的人。
交易系统规定了二手房指导价。把二手房交易价格压下来。
然后,与二手房交易相关的税费,也压下来了。契税、营业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全都减少了。
做系统的钱花了,税收又减少了。
官方这么做,图的是啥啊?为(gou)人(fang)民(zhe)服务?
凭啥你房管部门可以花这么多钱为人民服务,那我其他部门是不是也可以多花点钱为人民服务?
汽车交易,要不要花几千万元,监管一下?降低价格,减少税收。
电商交易,要不要花几千万元,监管一下?降低价格,减少税收。
加大农业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医疗投入。
减轻老百姓各方面的负担。
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