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也许是明星经纪人最后的狂欢

尽管杨天真和她的真人秀《我和我的经纪人》不乏表演成分,但我们仍能直观感受到一名经纪人对她的明星生意的强悍与付出。只是,这种强悍背后,隐隐透出了明星经纪人可能面临的困境。中国内地演艺经纪行业应该感谢杨天真,她真正把这个发展才30来个年头的行业,推向了大众瞩目的白热化阶段,人气不亚于二三线明星。这是前辈们没做到的。经纪人发迹史是明星们从遮遮掩掩的“戏子”走上名利巅峰的历史,很难说清楚经纪人和明星到底谁成就了谁,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明星与经纪人之间权力和利益的角力与流动。“明星”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近百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演艺圈形成了“明星制”,胡蝶、周璇、石挥都曾盛极一时。但当时演艺圈在打造明星上处于拙劣模仿好莱坞的阶段,还没专业到有正儿八经的经纪人来打理明星事务。真正有迹可循的经纪人出现在近半个世纪后。80年代的中国,一些比较有名的演员开始到全国各地“走穴”,负责在其中牵线搭桥的组织者被称为“穴头”。他们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批内地艺人经纪人。这些初期的经纪人基本上都是个体户,收入来源靠抽取佣金。由于个人力量有限,寻找合适的明星、谈判并促成合作的成本非常高,同时,对自己、明星和活动方都缺乏保障。于是,开始出现了经纪公司,以企业法人的形式与艺人签订长期代理合同。此时的经纪人身份更像是掮客,把明星和品牌、制片方串起来,双方是简单粗暴的供需关系,手法粗放,经纪人的功能和明星的价值都未被充分挖掘。80年代因《庐山恋》火遍全国的女明星张瑜,就是因为不善于自我经营,也没有经纪人发掘她身上巨大的商业价值,从国内到国外四处折腾,都没获得好的发展。行业里一致认为,内地演艺圈将经纪人变成职业是从“经纪一姐”王京花开始的。王京花最初只是旅行社的摄像师,年进入同学安雯(87版《红楼梦》晴雯饰演者)老公苏越(著名音乐人作品《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等)的公司。当时,苏越已经包装出了黄格选等歌手,看起来前景一片光明。眼热的王京花于是一头扎进了音乐圈,刚开始和初代经纪人没有太大区别,单枪匹马,夹着皮包骑着单车四处揽活。她凭着这股狠劲捧红了兄弟组合brothers(楚童楚琪),又吸引了戴娆、李慧珍等歌手,很快迎来了经纪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brothers两年之后,已经成为影帝的陈道明邀请王京花成为助理,算是她成为娱乐圈经纪人的引路者。明星助理更像是保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包。加上陈道明是个脾气不小的雇主,经常当众责骂,王京花一开始也吃了不少苦头。但这也养成了她极其细致周到的职业风格,甚至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经纪模式。当明星助理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王京花是个有头脑的人,很快就发现帮艺人打理事业比拿固定工资更有前途。年,她和王氏兄弟成立了华谊经纪公司,全权负责艺人演艺事业。在王京花的管理下,华谊经纪发展迅速,五年下来便成为了国内顶尖的经纪公司,几乎签下了国内的一线演员,包括陈道明、胡军、刘嘉玲、范冰冰、李冰冰。王京花与范冰冰和个体户经纪人不同,经纪公司掌控着行业资源,这意味着其中的经纪人也掌握着话语权,明星们“不听话,就没戏拍”。所以才会出现王京花骂范冰冰、李冰冰去接角色的坊间传闻。但王京花开启了一种非常温情的经纪人和艺人的合作模式——“保姆式”管理。经纪人和艺人除了一纸合约外,更多靠情感来维系彼此的合作,经纪人像老母亲一样操心艺人的私生活和经济收入。这种模式下,经纪人对艺人几乎是全面控制。同时,因为当时专业经纪人并不多,即使在华谊经纪这样的大公司,也是一个经纪人带多个艺人。尽管如此,家庭化经纪的模式一度在演艺圈非常盛行。一方面,明星和经纪人两个圈子正处于乍见之欢的阶段,靠人情连接是最好的手段。另一方面,好的经纪人难寻,明星甚至会直接选择家人来当经纪人。章子怡和李冰冰都是典型例子,经纪人不是亲哥哥就是亲妹妹。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很明显,容易因为不专业flop。李冰冰运气相对好一点,妹妹李雪本身就是媒体出身,经纪人工作上手也快,很快就让李冰冰出国镀上了金。但国际咖章子怡,一度栽在自己哥哥说话不走脑的毛病上。王京花加入华谊经纪5年之后,家庭式经纪模式的弊端出来了——她与王氏兄弟分道扬镳,也带走了华谊的一票重要明星,当时外界纷纷感叹“华谊被掏空了”。而在提及双方闹掰的相关内幕时,王氏兄弟之一的王中磊曾直言,王京花的保姆式经纪有问题,家庭化的操作和公司化之间存在矛盾。不管王中磊这句是出于私怨,还是真心话。但经纪行业后续的模式变迁,确实让人看到,经纪人的高度集权需要弱化,同时经纪公司要更专业。但王京花入行的这几年,几乎称得上是经纪人的黄金年代,世界混沌而不失机遇,手里又握着话语权的缰绳。此后一些年,不同的经纪模式落地开花。有些经纪公司会采用分叉模式,由多名经纪人交叉规划多名艺人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这种模式削减了经纪人的话语权,减少了经纪人出走对公司带来的伤害。这对经纪人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很容易触到天花板。杨幂年成立的经纪公司嘉行传媒采用的就是分叉模式。嘉行主要通过打造影视作品来造星,作品质量却有点跟不上。因此,对已经有点名气的明星来说,限制很大。迪丽热巴的粉丝就曾经公开叫板嘉行,吐槽其经纪能力。有影响力的明星与其忍受经纪公司的不专业,还不如自己掌控话语权,所谓翅膀硬了要单飞。年,迪丽热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她比范冰冰晚了11年。年,范冰冰与华谊合约到期,创立了个人工作室,成为最早一批开工作室的明星。工作室不仅打理自己的演艺事业,也会签约其他新人,同时涉及影视制作、投资等业务。经纪人的身份遭遇了更大的转变。以往明星要仰仗经纪人吃口饭,在明星工作室,经纪人则由明星老板挑选。经纪人几乎是从衣食父母沦为社畜。个人工作室的成立也让明星经纪有了更多灵活的方式。艺人们可以签约经纪公司,同时打理自己的工作室。比如TFBOYS的团队经纪属于时代峰峻,但三人都成立了工作室。同时,三人还可以签约其他明星的工作室,比如王源签约了范冰冰工作室、王俊凯签约了李冰冰工作室和美国TheHCollective。就连曾经撂下狠话说王京花的出走不值一提的华谊,也会支持明星开个人工作室,并且把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他们。多元的经纪模式更容易挖掘明星的商业价值,但也很容易因为利益之争造成纠纷。年,蔡徐坤和经纪公司打官司,据说就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加上老东家想回头分一杯羹。随着资本涌入娱乐业,艺人工作室可以直接获得融资,与资本通过利益互换的手段掌握话语权,经纪人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了。业内一位制片人透露,稍微成熟一点的艺人都非常有话语权,经纪人更像秘书。一个项目最终拍板拿主意的都是艺人本人。很多时候,即便制片方跟经纪人关系再好,但跟艺人本人交情不到位的话,给的价钱再高,艺人也不一定愿意入局。经纪人不得不寻求更加专业的方式,来参与这场角力。比如,分化成更垂直、细分的工种,从经纪人一手包揽转型成为将宣传、包装、造型、商务等多种业务分割,对经纪人的全能性要求降低,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增加。杨天真的壹心娱乐采用的就是这种更加专业的经纪分工模式,他们把经纪工作拆分成宣传部、执行管理部、商业合作部、电影综艺事业部、电视剧事业部等不同部门,认为这种分工更利于均衡资源。从壹心娱乐现有的业务版图,不难看出杨天真的野心。除了签约白宇、马思纯、张雨绮、朱亚文等明星,她还签约了鲍鲸鲸(《失恋33天》编剧)、秦海燕(《七月与安生》编剧)等影视导演、编剧,希望能整合完整的产业链。野心背后,是杨天真自成一派的打法。杨天真虽然师承王京花,但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她早已跳出了王京花那一辈经纪人把艺人当成璞玉来琢磨的做法,用上了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特点的手段——炒。这个时代什么都要快,包括成名,有一两部作品,甚至只要有个鲜明的人设,炒一炒,可能一夜就火了。经纪人除了传统的工作,还要有自媒体思维。她用相同的公关手法把孔维、范冰冰、张雨绮、欧阳娜娜这些签约明星炒热,多次尝到了噱头和人设的甜头。为娱乐经纪带来造星新思路的同时,也为自己收获了一片骂声。来易来去易去,娱乐圈塌得最快的就是噱头和人设。在《我和我的经纪人》里不止一次透露出这种窘况:打造一个一鸣惊人的人设越来越难,专业的经纪人才青黄不接,群众的眼睛越来越雪亮,明星没有持续的人格魅力和优质影视资源与作品,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是粉丝市场提出来的。流量经济下,粉丝为王,巨大的粉丝群体可以一天之内把经纪公司辛辛苦苦造出来的明星扒得底裤都不剩。尝过了人设的新鲜,他们不断提出新要求,要求真实,要求实力,要求明星到人民群众中来……杨天真与白宇节目对话明星立人设、接剧本甚至私生活,都能一不小心就被粉丝挑出刺儿,锅当然是经纪人来背。这些年,粉丝撕过的明星经纪人,可以绕地球一圈。他们也可以把无名之辈瞬间捧上巅峰。互联网给了想成名的人更多奇迹。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明星就在自媒体上横空出世。另一边,诸如转推偶像组合的经纪公司和经纪模式纷纷涌现,给经纪领域带来更多冲击。这是从80年代走到今天的经纪人行业面临的新命题。聪明世故如杨天真,不会不懂世道艰难。如果真如她所说,壹心娱乐是全中国最好的经纪公司,那她从幕后走到台前,反而更像是一种迷茫中的狂欢。-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8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