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著名的创业者,炒股失败还成校
历史研习社·原创-NO.
作者:霍小山
回顾年,最令我们尴尬的创业剧是什么?我认为是黄轩、杨颖主演的《创业时代》。
那灾难般的演技、磁悬浮般的剧情、土味十足的台词、毁人三观的感情戏,能让每一个观众在看完之后都会走到窗台,点燃一根烟,用45度角仰望天空,思考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不过,当我再一次回顾这个尬出天际的电视剧时,我突然想起蒋介石在飞黄腾达之前也曾有过一段连续的创业史。
一、创办自媒体
年1月14日,蒋介石在上海刺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
清政府刚刚推翻,革命党人内部就开始分裂,尤其是同盟会与光复会之间势如水火。为了帮同盟会除掉竞争对手,以及帮自己的带头大哥沪军都督陈其美除掉心腹大患,蒋介石挺身而出,暗杀了陶成章。
蒋介石帮同盟会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同盟会高层尽管私下里举杯庆祝,但是表面上不能认下这笔账。为了撇清关系,同盟会下令“严速究缉”,蒋介石危在旦夕。幸亏陈其美放水,蒋介石急忙逃往日本,这才保住一条小命。
年轻气盛的蒋介石这才体会到什么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尝到了政治权谋的诡诈与无情。他在日本东京无人问津,冷冷清清,便开始自创杂志《军声》。蒋介石此时的角色,很像是现代的自媒体人,每日为撰稿苦苦思索。
《军声》杂志,共出四期,蒋介石以笔名“介石”写了《革命战后军政之经营》、《军政统一问题》、《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征蒙作战刍议》、《巴尔干战局影响于中国与列国之外交》等6篇文章,呼吁中国建立开明专制。在发刊词中,蒋介石认为中国内忧外患,对内要建立共和体制的国家,对外要奉行德国俾斯麦的铁血主义。
有趣的是,蒋介石一生的对手毛泽东在年轻时也自创刊物,即《湘江评论》周刊。更巧合的是,《湘江评论》也只公开发行了四期——第五期还没发行就被张敬尧军阀政府全部没收了。
回到我们的主题,此时,同盟会高层还给蒋介石开了张空头支票,许诺新成立的稽勋局将公费保送蒋介石到德国留学。于是,蒋介石便放弃升学士官学校,一心扑在学习德语上。但是稽勋局后来又声称,他们不选送武官,彻底断绝了蒋介石去德国军校学习的念想。结果,蒋介石这边没能读上日本的士官学校,那边无法远赴德国读军事院校,可以说是衰到了极点。
蒋介石创办《军声》杂志,其实是他为自己政治失意之后搭建的心灵避难所。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军事学问中去,沉浸在纸面上的指点江山,如此才能够减轻内心里被革命同志抛弃的愤懑与痛苦。
二次革命前夕,蒋介石停下了杂志的更新,返回奉化老家。此时,从前的大哥陈其美正在筹备反袁革命,于是又把蒋介石召回自己麾下。
正在是反袁战争之时,蒋介石在上海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对于蒋介石来说,他终于进入了革命领袖的视野,为他以后在国民党内的崛起铺下了第一块砖石。
(戴眼镜的蒋介石,居然看起来很斯文)
二、第一次炒股
蒋介石的第二次创业,已经是八年后。
这期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一直没有成功,北洋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的状态,中国依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孙中山在护法运动时就倡导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股票交易所,否则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他的倡导下,年2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理事长是和孙中山关系一直相当亲密的大买办虞洽卿,17名常务理事多为江浙沪一带的金融业人士。我们可以说,这个交易所,其实就是国民党的秘密筹资机构。
年4月,蒋介石因与陈炯明不合,离开粤军回到上海,与陈果夫共同筹办友爱公司,开始为革命炒股。友爱公司资本共银五千元,全部由蒋介石垫付。公司购买了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四百股,委任陈果夫为义务经理负责运营。
在蒋介石这种金融学门外汉的眼中,在钱庄工作过的陈果夫是一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所以就放心让他来经营公司的业务。
不料,公司开张之后,却没有大吉。当时国际爆发金融风潮,世界各大城市的银价都大幅下跌,上海也不例外,这导致友爱公司出现严重亏损。蒋介石认为这都是帝国主义在背后搞的鬼:“金融机关,在外人之手,国人时受压榨,可叹也。”虽然这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
他固执地认为就是帝国主义在暗中使坏,所以进一步抱怨中国人不争气,才被人家欺负,他在日记中写道,“对于中国社会厌鄙已极,誓必有以改造之。”
说实话,蒋介石将上海银价下跌归因于国际资本主义的控制,其实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因为中国既然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全球市场,那么中国的金融就肯定会受到国际金融的影响。只要身处在这个体系里,中国无论争不争气,其实都无法阻挡国际金融震荡传来的波动,要知道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连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这些列强都受到严重创伤。但是,蒋介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很容易把在中国发生的灾难统统归因于帝国主义的欺压。这种强烈的民族情绪,对他后来的统治政策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第二次炒股
第一次进军股市失败之后,蒋介石没有灰心,他想卷土重来。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幕,他与陈果夫等人新成立了一家“茂新公司”,他们的经纪牌号叫“茂新号”,作为中间人代客买卖各种证券及棉纱。
交易所开幕的第一天,就给了蒋介石一个下马威——他亏了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当时开滦煤矿工人罢工时,月薪不过才27元。
虽然之后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直线上涨,但是蒋介石还没从下马威的痛苦里走出来。直到股票从30元涨到了42元,他也丝毫不敢跟进。当他还在观望之时,公司里却有人自作主张大量买进。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焦虑,还在日记中感慨“初营商业者之不可靠如此,可叹!”
蒋介石的这次预感非常准确,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很快回落,“茂新号”的亏损额增加到了多元。他一气之下,从上海跑到了浙江普陀山去拜观音菩萨。
可能是托观音菩萨的福,不久之后,交易所的股价开始掉头向上,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甚思以后交易所股票之买卖也”。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在炒股上,他的妻子陈洁如回忆,“他细读有关金融的书籍,学习如何买卖股票和投资,这对他来说十分新鲜,不久各种股票涨跌的兴奋,尤其是他可能得到的利润,就占住了他整个的心思。他整日研究哪个股票好、哪个股票坏,逐渐忘记了心中原有的仇恨。在上海股票大楼中占一个席位相当难得,因而介石工作得既积极又努力。股票交易是上海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环,数以千计赖以为生的投机者,每天都把大楼挤得水泄不通,介石像一头老鹰似的盯住市场的走势,买高卖低,如同老手。”
此前,蒋介石还在读哲学史、经济学、拿破仑传、华盛顿传、《新青年》杂志等等,还在自学俄语和英语,并信誓旦旦的说“以后个人之学问,以欧语,经济、哲学、军事、历史、地理为重,近日拟以欧语与历史二者着手用力也”,结果现在是天天只看金融类书籍,天天就知道看股票走势,完全忘了自己去年年底立的flag。
可能是因为蒋介石的专注,公司开始走向盈利,陈果夫回忆:“茂新的股本,由一万加至一万五千元,慢慢的又增到三万元。每天开支不到三十元,而每天生意,在最差的时候,佣金收入总在三十元以上,最好则有二千元。生意的兴隆可想而知。”通过炒股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这让蒋介石乐不思蜀。年,戴季陶苦劝新任暴发户蒋介石返回广东继续参加革命,不料蒋介石当即拒绝:“促我出去做事,是促我之寿命!”
当时的市场行情也比较好,《申报》调查报告称:“本年(年)秋后,交易所鼎盛一时,风起云涌,各业以有交易所为荣耀。”至年10月,上海已有交易所余家,额定资本达1.8亿元。”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上海股票市场的繁荣,其实是一个被投机者吹大的泡沫。年初,这个泡沫终于破灭了,很多经纪人被迫自杀。蒋介石的公司也破产了,一夜之间,他就从一个暴发户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当时他连给自己儿子蒋经国买新衣服的15块钱都掏不出来。
面对债主的催债,蒋介石只得给上海的黑帮大佬黄金荣递门生帖,求他作为自己的靠山。在蒋介石给黄金荣磕头认他做干爹后,黄金荣答应帮他扛下债务。如果不是黄金荣帮他,估计蒋介石早就被那些有着青帮背景的债主们捆成粽子扔进黄浦江了,中国近代史也将被彻底改写。
对这段历史,蒋介石一直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并且也不让别人谈。年,陈立夫请台湾“驻美国全权大使”叶公超为蒋介石撰写回忆录,叶公超当时在酒宴上三杯酒下肚,酒壮怂人胆,竟然说“应把蒋当年在上海炒股如何失败,还有在广州嫖那几个妓女写进回忆录,才有意义。”
这句话第二天传到了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大发雷霆,立马亲手给叶公超做了一双小鞋,他还在日记里发泄怒火:“叶某之奸滑言行,当不出于我意想之中。而其对我之污辱,其愚昧狂妄至此,殊出意外。······十年来,更觉文人之无德妄为,毫无国家观念之可痛!”可见蒋介石对炒股这件事有多么的敏感,叶公超说的只不过是历史事实,但是在蒋介石眼里却成了刻意的人身攻击。
蒋介石并不避讳自己年轻时在风月场所的荒唐行为,因此令他勃然大怒的,就是叶公超提起他的股民生涯。而他之所以暴跳如雷,我想有可能是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给黑帮大佬磕过头的难堪经历,这事谁提就跟谁急。
四、内部创业
炒股失败后,处于至暗时刻的蒋介石,收到了同样处于至暗时刻的孙中山的救驾电报。此时,因为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逃到永丰舰上避难。蒋介石在收到电报后,慢慢悠悠,磨磨蹭蹭,一个星期后才从上海出发去广州,当他登上永丰舰时,已经是姗姗来迟。
这段历史,后来被国民党渲染为蒋介石及时赶到永丰舰,迫不及待与国父“间关赴难”、“生死与共”的浪漫革命史诗,孙中山就是在这个时候注意到蒋介石的忠心耿耿,开始重视这个年轻人的发展潜力。
不过,蒋介石确实是从登上永丰舰的那一刻,进入到孙中山的核心朋友圈,虽然还是在圈的边缘。两年后,蒋介石通过一系列手腕,从孙中山手上取得了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
蒋介石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国,谁手里有枪杆子,谁说话就硬气。因此,蒋介石苦心经营黄埔军校,努力培养效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他在国民党内的二次创业。蒋介石作为校长,常常以谈话的方式拉拢与学生的关系,不少学员对蒋介石亲自找自己谈话感到很荣幸,私下里叫蒋介石为“校长”,称自己是蒋介石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门生故吏”色彩。蒋介石用这种方法,将黄埔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政治亲信,进而形成“黄埔系”,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后来可以越级指挥前线基层军官的原因。
通过这次内部创业,蒋介石手里的政治资本迅速膨胀,使他后来得以击败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等国民党元老,一举成为继孙中山之后国民党的最高领袖。
蒋介石当上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几次创业经历,为他日后走上权力巅峰起到关键作用。蒋介石在上海炒股,虽然从一夜暴富变成负债累累,但也增强了蒋介石和江浙金融资产阶级的联系。蒋介石掌控黄埔军校,则为他培养了忠于自己的枪杆子,继而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且,前者与后者相辅相成,年,蒋介石要陈果夫在上海为黄埔军校采办制服、皮带、枪带、刀鞘等物,为上海海关扣留,虞洽卿等金融界的老朋友就为此出面斡旋,成功解决问题;年,北伐军进展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对蒋寄于厚望,纷纷出资,支援他和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相抗。
看来,天下没有白创的业,每一步都算数。
这次的失败可能是在为下次的成功做铺垫,用胡适之的话来说,就是“功不唐捐”。
参考资料:
1、《蒋介石日记-》
2、戴鸿超《蒋介石与毛泽东治国之道》,时报出版,年
3、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重庆出版社,年
4、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年
5、万仁元、方庆秋主编《蒋介石年谱初稿》,中国档案出版社,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