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属于三个房产中介的故事,值得一看
来源:凤凰网房产,牛隐
走在城市街头,如果你驻足那贴满房源信息的“玻璃房子”,多半在40秒左右,就会有一位衣冠楚楚,笑容可掬的年轻人过来问候。
他们嘴甜如蜜,掏出的名片title都是“置业顾问、业务经理”。但实际上他们主要工作是“做媒”,工作对象是大众神经最敏感的商品——房子。
他们是城市里对房价最敏感的人——中介。
提到“房地产中介”一般人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职业骚扰”?“唯利是图”?“无孔不入”?……是的,这些带有刻薄色彩的标签都属于他们。然而,真正深入他们生活,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01
被一只宠物狗伤到的小王
小王在我家附近一家规模不大的中介公司上班。我好几位朋友通过他找到了合适的房子。为了感谢他,中秋期间,我特地请他吃了顿便饭。
娃娃脸的25岁的小王是江西人,业务主要是老洋房住宅的租赁。因为结婚早,女儿都上幼儿园了,老家镇上还买了套房,每月都要还房贷,这些甜蜜负担迫使他工作特别拼。
匆匆忙忙往嘴里扒饭时,小王的手机响了很多次。电话一接通,他立马满脸堆笑:“好的,好的…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好的,好的好的,我2点15分准时到……”最后一个电话挂线后,小王面带喜色:“一个襄阳路上的阿姨要去住养老院,现在住的房子要租掉,她来过我们店,她谁都信不过只信我,所以……”
每天,他不停地接打电话,联系上下家、沟通协调,带看房源,谈价格……谁也不知但经常是忙乎了十天半月,房东或房客却突然无理由拒绝交易。那是房东和房客单独谈好,为了省掉中介费“跳单”了,谁也不知道白忙乎半天的小王是怎么熬过来的。
现在租房佣金是上下家各给35%。售卖的佣金是上下家各出房价的1%。我心里飞速算了下:“这里一套洋房都上千万,一年做一两单,岂不是就有了三四十万的收入?”
“我不做售卖,我不想和那些人打交道。”小王有点孩子气地说。
原来,老洋房集中的市中心地段金贵,很多房东都“持屋傲物”,客户也都是持币待购的有钱人,在富贵人自居的他们眼中,中介是低人一等的,习惯了对中介颐指气使。
有次带客户看房,客户是抱着宠物狗去的,一路上不光命令小王帮着拎一大堆宠物用品,还要求小王走路不能脚步太重,因为小狗这几天不舒服,对声音敏感。小王忍下了,他心里暗想:只要能成交,背着你上楼也可以的。
看房时,小王多说了几句对装修的评价,就被客户不耐烦地指着鼻子吼:“乡下人,别插嘴。”骂完马上柔声安抚怀里的小宝贝狗:“乖,吓着你了?”
小王真的被伤到了。他虽然是农村苦孩子,但也从小是家人的宝贝,谁愿意受这“狗都不如”的窝囊气,回去就和店长提申请,以后不干售卖,只干租赁。因为租房子的一般都是外地来沪青年,相对来说不那么苛刻,好沟通一些。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小王几乎24小时挂在闲鱼、百姓网这些生活类App上,豆瓣这样的文青网站也常去。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在回答一些夜猫子的问询。“多认识些人总归是好的,万一某天需要就会想到我。”
不管是售卖还是租赁,成交的佣金的大头都是公司拿去了,有时候同事之间合作,互通房源客源也要分去一部分收益。最后到手也没多少,更何况几个月不“开单”(成交)的情况也不稀奇。一年下来,小王这样的初级段位的中介收入也就十万出头。
今年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带来特别大的成交量,最近一两年,二手房因为“限购5年到期”,房源供大于求,价格上也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不知不觉地降了15~20%。但新房价格依旧非常坚挺。
小王还不好意思地说很多业界的“小秘密”,比如,逼单(客户犹豫时用话术促使其签约)时,甚至不惜在密室“隔绝网络WiFi,让客户无法和别家中介联系”这样的“黑手段”。额,好吧,只能祝你好运了!
02
喜欢“一枪爆头”的小程
认识小程是因为帮亲戚出租一套办公物业。
出租信息登在网站的当天就有几百个中介电话轰炸过来,有些事无巨细地问房型问物业费,有的一上来就要求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33.html